全產業鏈鋪就智慧燈桿發展道路
在智慧城市建設的浪潮中,智慧燈桿作為關鍵的基礎設施,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城市照明的載體,更是集通信、交通、環境監測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智能終端。全產業鏈模式的構建,為智慧燈桿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鋪就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智慧燈桿產業鏈涵蓋了從上游的原材料供應、零部件制造,到中游的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再到下游的系統集成、運營維護以及應用服務等多個環節。上游環節中,原材料供應商提供鋼材、鋁合金等基礎材料,為燈桿的制造奠定基礎。同時,LED燈桿屏、傳感器、通信模塊等關鍵零部件,這些零部件的質量和性能直接影響著智慧燈桿的功能實現和整體品質。
中游的研發與生產環節至關重要。研發機構和企業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智能照明控制技術、傳感器技術、通信技術等方面的研發創新。通過不斷優化設計和工藝,生產出滿足不同場景需求的智慧燈桿產品。制造商將原材料和零部件進行精密組合,打造出堅固耐用、功能豐富的智慧燈桿。系統集成商則負責將照明系統、傳感器、通信系統等各個功能模塊進行整合,使其能夠協同工作,并與城市管理系統實現無縫對接,實現數據共享和功能聯動。
下游的運營維護和應用服務環節是智慧燈桿價值得以體現的關鍵。運營維護團隊負責對智慧燈桿進行日常巡檢、故障維修、設備更新等工作,確保其穩定運行。而應用服務則涵蓋了城市管理的多個領域,如通過收集的環境數據為環保部門提供決策依據,利用交通流量數據優化交通信號燈配時等。市場推廣與銷售環節則負責將智慧燈桿產品推向市場,提高其市場份額和品牌認知度。
目前,我國智慧燈桿已邁過試點建設階段,步入規模化建設發展時期。從政策層面來看,國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視智慧燈桿的發展。特別是在 5G 規模化部署的推動下,共建共享、多桿合一等建設需求促使相關支持政策陸續出臺。2023 年,江蘇、廣東、福建等 11 個省(市)明確提出支持智慧燈桿建設部署,截至 2024 年 9 月,全國幾乎所有省份或直轄市出臺的涉及智慧燈桿建設的地方政策文件超過 160 份。
在建設層面,政策驅動下,我國智慧燈桿建設朝著規模化穩步邁進。除一、二線城市大力推進外,部分三、四線城市也依據自身經濟發展水平和管理需求,在公園、廣場、商業街等人員聚集區因地制宜地部署智慧燈桿。截至 2023 年 12 月底,全國公開招標的智慧燈桿項目達 1100 余個,涉及建設的智慧燈桿數量近 40 萬套。
政府在全產業鏈發展中也起著關鍵作用。應加強政策引導,制定統一的智慧燈桿建設和運營標準規范,促進產業鏈各環節的協同發展。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設立專項科研基金,鼓勵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展關鍵技術攻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培育和壯大運營維護市場,推動智慧燈桿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全產業鏈模式是智慧燈桿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通過產業鏈各環節的協同創新和緊密合作,能夠有效解決當前智慧燈桿發展面臨的諸多問題,提升其技術水平、運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讓智慧燈桿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綻放智慧之光,為人們創造更加便捷、高效、美好的生活環境。